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内灯火通明,原创粤语音乐剧《大状王》在此开启第三度公演。这部历经十年打磨的作品,以清代状王方唐镜与厉鬼阿细的恩怨纠葛为核心,融合戏曲、摇滚、佛教音乐等多元元素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生死的救赎之旅。
十年匠心,铸就港产音乐剧新标杆
自2015年启动创作以来,《大状王》始终秉持“先有稿再有期”的精品理念。作曲高世章与作词岑伟宗从周星驰经典《审死官》中汲取灵感,将原本“一忠一奸”的状王对决,重构为方唐镜从恶向善的自我蜕变。编剧张飞帆突破传统,赋予女主角秀秀独立人格,使其成为推动主角成长的关键力量。这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挖掘,让剧作在2023年香港舞台剧奖中横扫十项大奖,更在2025年内地巡演中创下场均98%上座率的纪录。
双卡司轮换,新老演员共谱传奇
此次香港站公演,剧组沿用“原卡+新卡”的经典模式。香港话剧团资深演员刘守正凭借炉火纯青的演技,将方唐镜的狡黠与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;而新晋演员梁仲恒则以更具现代感的诠释,为角色注入新鲜活力。导演方俊杰透露:“新卡司的加入不仅保证了巡演质量,更让年轻演员在‘传帮带’中成长。”这种创新机制,恰如剧中阿细与方唐镜的关系——从对抗到和解,最终完成精神的传承。
粤语文化破圈,中西合璧引共鸣
作为首部全粤语音乐剧,《大状王》在歌词中融入“饩鸡”等地道用语,通过说书人定场诗、粤剧唱白与多声部合唱的交织,营造出强烈的沉浸感。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评价:“它以广东人熟悉的人物为起点,融入西方音乐元素,完美展现香港中西文化荟萃的特色。”这种文化融合的魅力,在内地巡演时引发强烈共鸣,上海观众更盛赞其“开创华语音乐剧新高度”。
从香港到世界,港产IP蓄势待发
随着香港站30场演出全部售罄,《大状王》的足迹已遍布上海、北京等地,未来计划走向国际舞台。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谭兆民表示:“这部作品不仅代表香港创意,更凸显了粤语的博大精深。”正如剧中方唐镜最终领悟“无欲则刚”的哲理,《大状王》也以十年磨一剑的坚持,证明港产音乐剧完全有能力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。
结语:当大幕落下,戏曲中心的穹顶仍回响着《撒一场白米》的旋律。《大状王》用一场跨越生死的公堂戏,不仅完成了对人性救赎的深刻诠释,更让世界看见香港文化创新的无限可能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