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5日,我国东北、华北及西南地区迎来复杂天气挑战。中央气象台发布预警:受冷涡系统与季风共同影响,东北、华北多地将遭遇短时强降水、雷暴大风甚至冰雹袭击;与此同时,贵州、广西部分地区今日将现大暴雨,需警惕山洪与地质灾害。
东北华北:强对流“组团”来袭
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及京津冀地区今日进入“天气敏感期”。气象雷达显示,冷涡系统携带的干冷空气与暖湿气流激烈碰撞,预计引发8-10级雷暴大风,局地阵风或达11级。辽宁中部、河北北部短时雨强可达30-50毫米/小时,伴随冰雹概率超60%。沈阳市气象台提醒,户外广告牌、临时搭建物需加固,高空作业暂停。
西南暴雨:贵州广西成“降雨核心”
贵州东南部、广西北部今日将现大范围暴雨。水利部监测显示,黔南州、桂林等地24小时降雨量或突破150毫米,局地可达200毫米以上。由于前期土壤饱和度高,广西已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,重点防范漓江、柳江流域超警风险。贵州省教育厅发布通知,临河学校今日停课,转移地质灾害隐患点师生。
多部门联动筑牢“安全网”
中国铁路沈阳局调整32趟列车运行计划,对京哈、沈大线部分区段实施限速;北京首都机场启动雷雨天气保障预案,航班起降间隔扩大至10分钟。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赴黑龙江,指导低洼农田排涝;广西消防总队前置30支救援队,携带冲锋舟、生命探测仪等装备待命。
专家解读:天气为何“极端”?
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翔指出,此次过程源于“西风带冷涡南压”与“南海季风北抬”的双重作用。数值模式显示,东北冷涡的螺旋雨带将呈现“列车效应”,导致同一区域反复受灾;而西南低涡与副热带高压的博弈,则加剧了广西的降雨强度。
温馨提示:公众需减少非必要外出,驾车遇积水路段切勿强行通过;山区居民牢记“住上不住下,住前不住后”的避险原则。天气无常,防范为先!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