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5日,SpaceX在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基地启动星舰第十次综合试飞(IFT-10)。此次执行任务的Booster 16与Ship 37均为Block 2改进型,集成高度达120米,较前代型号推力提升12%。火箭搭载33台猛禽发动机,其中中央环的10台发动机采用新型金属隔热瓦方案,可承受再入时1500℃高温,较传统陶瓷瓦耐久性提升300%。
任务突破:从部分成功到全流程验证
本次试飞设置三大核心目标:
上级飞船性能突破:Ship 37需在亚轨道轨迹部署8颗星链模拟器,并完成猛禽发动机太空重启,验证深空推进能力;
下级助推器回收创新:Booster 16在墨西哥湾尝试“单引擎备份”模式——主动关闭一台中央发动机,测试中环备用引擎的应急启动能力,最终实现两台发动机悬停后关闭;
热防护系统实战检验:飞船移除60%隔热瓦,重点测试后襟翼结构极限,接缝处采用锥形边缘处理,解决第六次试飞再入时的热点问题。
历史回响:九次试飞的积累与阵痛
自2023年首飞以来,星舰项目已完成9次试飞,累计投资超20亿美元。关键节点包括:
2024年6月:第四次试飞首次实现上级入轨,但飞船再入失控;
2025年1月:第七次试飞成功复现“筷子夹火箭”,但飞船解体;
2025年5月:第九次试飞因上级解体失败,助推器回收失败率达40%。
此次IFT-10的成败,将直接决定NASA阿尔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计划是否采用星舰作为载人着陆器。
行业重构:商业航天的成本革命
星舰若实现全流程复用,单次发射成本可从1.5亿美元降至百万美元级。这一突破将重塑卫星部署市场:
星链计划:SpaceX已获批发射1.2万颗星链卫星,Block 2型火箭可将部署效率提升4倍;
月球基地:NASA签约星舰作为阿尔忒弥斯计划唯一载人着陆器,合同金额达29亿美元;
火星殖民:马斯克宣称2030年前需发射千艘星舰,构建火星城市供应链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