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5日,京东宣布其自主研发的AIGC裸眼3D技术正式接入鸿蒙系统,标志着电商行业首次实现“生成式AI+裸眼3D+分布式操作系统”的深度融合。这一突破不仅重新定义了商品展示方式,更预示着消费场景将迈入“所见即所得”的沉浸式时代。
技术革新:AIGC与裸眼3D的完美碰撞
京东AIGC团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,可自动将2D商品图转化为高精度3D模型,结合鸿蒙系统的分布式渲染能力,实现手机、平板、智慧屏等多设备间的无缝协同。例如,用户在手机端旋转3D模型查看细节时,智慧屏可同步放大材质纹理,而平板则展示内部结构拆解图,所有操作延迟低于50ms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该技术无需佩戴任何设备,仅通过柱状透镜与动态追踪优化,即可在15英寸屏幕上呈现120Hz的立体效果。
体验升级:从“平面浏览”到“触手可及”
首批接入的品牌如华为、大疆已实现全链路3D化。以华为MateBook为例,用户可通过手势操控3D模型拆解散热系统,或模拟折叠屏的开合体验。京东数据显示,3D展示使新品转化率提升37%,用户停留时长增加2.3倍。更创新的是,AIGC可实时生成个性化场景,如将冰箱模型嵌入用户家庭照片中,直观展示空间适配性。
生态共建:鸿蒙系统赋能全场景覆盖
此次合作依托鸿蒙5的分布式软总线,突破设备边界。商家可在PC端上传2D素材,AIGC自动生成适配不同设备的3D模型,并同步至车机、手表等终端。例如,用户在车载系统预览露营帐篷时,可联动手机调整尺寸,数据实时同步至智能家居APP完成下单。这种跨端协同不仅降低品牌开发成本,更构建起“创作-展示-交易”的全链路闭环。
行业影响:定义下一代电商标准
业内分析指出,京东此举将加速3D电商标准化进程。其开源的3D渲染组件已吸引超200个品牌接入,预计2026年形成覆盖千万级SKU的3D商品库。更深远的意义在于,该技术为非标品(如珠宝、艺术品)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,解决传统电商“看得见摸不着”的痛点。
结语:当AIGC遇见裸眼3D,京东与鸿蒙的联手不仅是一场技术秀,更预示着电商将从“功能满足”迈向“体验革命”。这场变革,或许将重新划分行业的竞争格局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